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欢迎光临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史汉初学辨体 平装《史记》选本丛书

分享到:

定价:¥98.00

  • 著者:183713,183714,183716,183715,3190,183717 
  •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本印时间:2020年10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82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8204-1
  • 读者对象:《史记》入门书、《史记》研究者、一般古典文化爱好者、大中专学生、历史文献学专业学生、古籍整理爱好者。
  • 主题词:中国历史古代史纪传体《史记》研究《汉书》《后汉书》
  • 人气:116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2013—2014年出版了8 种《史记》选本后,我们再次组织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的同志做进一步搜集整理。前8 种为第一辑,再后整理的为第二辑。第二辑将于2016—2017年出版。
随着对一个个选本的了解、研究和整理,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古今中外对《史记》多有注疏、解读和编选,尤其是一些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的《史记》选文,透视出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功能和思想文化意义,彰显了《史记》作为重要文化典籍的社会影响力。
正是这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的感召,司马迁故里的渭南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史记》研究。研究团队以过去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所、现在的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为平台,出版学术论文、专著,促进了学术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备受好评。关于《史记》选本的搜集整理,形成了“《史记》选本丛书”系列。如前所述,第一辑8 册丛书已于2013—2014年由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陆续出版。从出版后的反响看,所整理的《史记》选本,影响较大、学术价值高,发挥了良好的阅读、研究和参考价值。在丛书的整理过程中,以忠实原作、方便读者阅读为主要原则,考虑到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需要,改竖排版为横排版,改繁体字为简化字。在点校整理时,还对各《史记》选本所折射的思想文化精神进行研究提炼,在书首简介中做扼要陈述,以便广大读者阅读掌握。丛书集研究与普及作用于一体的做法,使得丛书选本既可作为  《史记》初学者的入门之书,又可作为《史记》研究者的参考之书,还是一般古典文化爱好者的优选读本。
第一辑丛书第一次印本,已告售罄,其中《史记七篇读法》、《史记选》、《史记精华》等均进行多次印刷。《史记选》被广州市教育局列入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张岂之先生为丛书第一辑作序。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有富教授撰文《别开生面的〈史记〉文献整理工作》,给予该套丛书很高的评价,认为“别开生面,颇能拓宽与深化《史记》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领域”,徐有富教授的重要观点被《高等文科学报文摘》转摘;曹强、张瑞芳、雷炳锋、师帅、张虹等学者先后在《博览群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项目)等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该套丛书为推动《史记》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做出积极贡献。陕西师范大学张新科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111)也吸纳了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学者的研究成果。
正因为前期整理的“《史记》选本丛书”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学术界对《史记》选本有更多的期待,所以,我们渭南师范学院及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精心推出选本第二辑(共14 册)。这次推出的有唐、宋、明、清及民国时期的选本,均为中国古代代表性的选本,如《史记治要》、《文章正宗》、《古文翼》、《史记综芬》等。同时,也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史记》精品选本,如日本《史记十传纂评》、美国《史记选评》(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韩国《史记英选》等。相信这些《史记》选本的出版,能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普及发挥作用,为读者呈现一幅更为悠远广阔的《史记》文化传播的风景。
对《史记》选本的搜集、整理工作,我们还将继续。欢迎读者指出我们的遗误错谬,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更加认真、努力、严谨地做好后续工作。
曹  强
凌朝栋
2016 年8 月31 日
于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

显示全部序言

“《史记》选本丛书”序言
张岂之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所撰纪传体作品《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揭示了《史记》的历史学和文学价值,实际上,《史记》也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多元性是《史记》这部经典文献的根本属性,这促使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史记》及《史记》学史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中国史记研究会和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等研究团体及学人对《史记》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史记》及其传播影响,也引起海外学者的重视,产生了一系列的作品。这些都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弘扬中可喜可贺的现象。
在历史上,《史记》产生后,历朝历代对《史记》多有注疏、索隐、编选的工作,这些工作进一步增进了《史记》作为文化典籍的影响力。特别是《史记》选文,虽然大多从文学作品角度着手,但因为选本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历史、文学、审美及思想文化观念,某种意义上选本不仅具有文学审美的功能,也具有思想文化的功能,更可以作为把握选文者思想观念的史料之一。《史记》及《史记》选本在历史编纂学、散文史以及思想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司马迁故里云集着一批从事《史记》及《史记》学研究的学者和研究团队。渭南师范学院《史记》研究团队就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成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史记》选本的调研与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史记》一百三十篇中被广泛认可的文学精华、编选原则与学术价值。
近年来,《史记》选本有的已被整理,如南宋吕祖谦撰《史记详节》(完颜绍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版)、清人姚苧田编选《史记菁华录》(王兴康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被整理,也不方便读者检索阅览。
渭南师范学院《史记》研究者们尝试编选“《史记》选本丛书”,用以弥补这个不足,努力为《史记》研究做些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他们近多年兢兢业业,四处奔波,搜集和校点整理《史记》选本文献,为推动《史记》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作出了贡献。
这套“《史记》选本丛书”主要包括:明代凌稚隆《史记纂》(马雅琴教授整理)、茅坤《史记抄》(王晓红副教授整理),清代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凌朝栋教授整理)、汤谐《史记半解》(韦爱萍教授整理)、储欣《史记选》(凌朝栋教授整理),民国时期王有宗《分段详注评点史记菁华录》(高军强讲师与凌朝栋教授整理)、中华书局1933 年版《史记精华》(王麦巧副教授整理)、周宇澄《广注史记精华》(梁建邦教授、张晶讲师整理)。
凌稚隆《史记纂》,编刻于明万历年间。全书分为二十四卷,从《史记》中选文一百零二篇,附《报任少卿书》一篇。此书最大的特色是:采用节选加评点的形式,掇取《史记》精华;所选篇章节奏鲜明,条理清晰,内容集中,首尾照应,与天头批注、正文批点的形式相辅相成;编选者学习、研究《史记》,知人论世,折射出不凡的见解;全书兼容并包,博览众采,资料丰富。整理底本为凌稚隆《史记纂》二十四卷,明万历己卯本。
茅坤《史记抄》共九十二卷,明万历三年自刻。编选者从《史记》中选文九十八篇进行评点。此书最大的特点是:每篇作品皆施圈点和批评;用心独到,评论扼要,且多发明。编选者的评论,代表了明代学者评价《史记》的总倾向,诸如赞赏、推崇《史记》文章的审美价值,高度评价《史记》写人的艺术价值,肯定《史记》以风神取胜的艺术风格等。整理底本为茅坤《史记抄》九十一卷,明万历乙亥本,参校北图《史记抄》九十一卷、首一卷,《四库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年自刻本。
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共二卷,从《史记》中选录《项羽本纪》、《外戚世家》、《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李將军列传》、《魏其武安候列传》等七篇。此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编选者既有对阅读方法的提示,又有对所选篇目艺术风格的鉴赏;提出了“一气读”、“分段细读”的阅读技巧;深入分析了司马迁写人的高超技艺及所蕴含的深刻用意。整理底本为王又朴选评《史记读法》(又名《史记七篇读法》)诗礼堂藏版,1754年刊本,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
汤谐《史记半解》,对《史记》中的六十八篇文章进行了注解。编选者深谙太史公用意,主要从叙事、人物形象刻画、细节、段落、语言等方面探讨《史记》文法笔力,为后人做了很好的导读;评析言论精辟老到,妙趣横生,引人深思,注重文脉,语言简洁明了,充满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整理底本为汤谐《史记半解》(不分卷),清康熙慎余堂1713 年刻本。
储欣《史记选》,从《史记》中选录作品五十五篇。此选本最大的特色是:所选篇目以记载秦以后历史人物为主;重视选取《史记》中的书表;编选者对于精彩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加以圈点,并有大量的精彩评点。用语长短不一,恰到好处,或指出词句作用,或评点章法布局,或揭示史公深意,或探讨前后关联等;所选篇章末多有评语,盛赞史公文章精彩处,与文中评语形成照应。整理底本为储欣《史记选》六卷,乾隆癸巳(1773)同文堂梓行刻本,每页十行,每行十五字,有原版书。
王有宗《分段详注评点史记菁华录》,完成于1924年。此版本优胜之处在于:大部分选文前均加“解题”部分,有助于读者对正文的理解;对所选篇章进行分段,便于读者较清楚地了解选文的层次;通过注释,疏通了文字注音、词义等障碍,以方便阅读。整理底本为王有宗《分段详注评点史记菁华录》六册,浙江达文印书馆1924版,有原书。
《史记精华》是中华书局1914年辑校的《史记》选本。全书共选录《史记》一百零二篇。这些篇目的取舍原则为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此书收录了多家评点,侧重对人物、历史事件、文章艺术手法、思想倾向等进行详尽的评论和说明;对同一人物、历史事件的点评,则以文采、语言、思想为主要内容,尽可能为读者提供精华性的评语。中华书局《史记精华》,1914 年第一版,本次整理依据1937年版,西北大学图书馆藏书影印版,参校1933年版。
周宇澄《广注史记精华》,是民国时期出版的《史记》读本中重要的一部。全书共选录《史记》本纪、表、世家、列传中三十二篇文章,分为三十四个题目。此选本最大的特点是:选取《史记》中文学色彩浓烈、偏重于人物、事件和描写精彩的篇章;对所选文章进行“划分段落,将难字注以音义,其有典故疑义者,一律注释,使读者一目了然”;注释详尽,有很强的可读性;编选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明晰的段落划分和断句,体现了编选者对《史记》的理解和思想观点。整理底本选用周宇澄《广注史记精华》,世界书局1943年版。这些选本,均是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史记》选本,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
在整理过程中,整理者尽可能搜集多种版本,认真选择工作底本,并主要参考中华书局1982 年版点校本《史记》进行整理,包括段落划分与标点,文字出入较大者则予以注释。忠实原作、方便当代读者阅读是整理者坚持的主要原则,比如改竖排版为横排版,繁体字为简化字,便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需要。选本评点中的总评、评注、行批、夹批等,则尽量标注在原作相应的位置,以尽可能反映底本的原貌。底本中明显的错字,则采用加“按”的形式标明。难能可贵的是,整理者在点校整理的同时,还对《史记》选本所折射的思想文化精神进行了研读,并在简介中作了扼要论述。
当然,古籍的点校整理是一项科学严谨、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往往难以避免讹误乖错,在这方面,欢迎读者朋友在阅读中对该丛书的版本甄别以及具体点校整理工作,提出积极的合理化建议,以不断推陈出新,力臻完善。
该研究团队原本设想还要进一步选编和整理日本、韩国、美国等学者的《史记》选本,我们愿意乐观其成。希望“《史记》选本丛书”的编校整理工作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司马迁的思想学术、《史记》及《史记》学作出积极贡献,为推介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砖添瓦。
是为序。
2013年3月
于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显示全部前言

《史汉初学辨体》原编选者为明末清初学者徐与乔。徐与乔,字扬贡,号退山,昆山人,是明清之际在文化史上较著名的昆山徐氏家族的成员,顺治十八年辛丑科进士。《史汉初学辨体》是他所编《经史辨体》中的史学部分,选录《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的部分篇章辑成,后经清人潘椿重新修订,眉批、夹批基本略去,选择和保留部分篇后总评语。从所选文章来看,其中既有传统名篇,也有选者只眼独具特别择出的篇章,篇目的选择,本身已反映出选者的观点,每一篇中又圈点精华,并在篇末杂采诸家评述,对选文的宗旨、考信、文法等给以精微阐发,徐与乔自己也多有评点,精见迭出。
本次整理所依据的底本,是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 年出版的《清代稿本百种汇刊》中影印潘椿重订手写本《史汉初学辨体》,并部分参考了清敦化堂《经史辨体》刻本。潘椿重订手写本《史汉初学辨体》书首题有“昆山徐与乔扬贡评辑;古虞潘椿尚木氏重订,侄(潘)煌辉远氏手录”字样,该本《汉书》部分题为“古虞潘椿尚木重订,弟(潘)條斧斯手录”。潘椿,生卒年不详,自称“古虞”,则潘氏或为山西人。
该书选录共五十四篇,包括:
(1)《史记》选文二十一篇。其中本纪有《五帝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三篇,均为节录;《平准书》一篇全录;世家选《赵世家》、《越世家》、《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绛侯周勃世家》五篇,其中《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全录,其余节录;列传选录伯夷、管晏、仲尼弟子、孟子荀卿、信陵君、平原君、苏秦、廉颇蔺相如、李斯、淮阴侯等十二篇,伯夷、管晏、孟子荀卿、信陵君全录,其余节录。
(2)《汉书》选文二十一篇。其中纪五篇:高帝纪全录,文帝、景帝、武帝节录,昭帝录赞;地理志一篇录诸国风俗;传十五篇,贾谊、霍光金日磾、萧望之、元后传全录,其余董仲舒、公孙弘、司马迁、朱买臣、张禹、史丹、扬雄及《循吏传》、《佞幸传》、《汉书叙传》等均节录。
(3)《后汉书》十二篇。纪二篇,其中《光武帝纪》全录,《章帝纪》节录;传十篇,包括刘玄、刘盆子,寇恂,耿弇、耿恭,卓茂,申屠蟠,杨震,张晧、张纲,虞诩,窦何传,其中《党锢传》录序。
该书所选文章,多择人物、事迹之社会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重大者,许多为历史关节点处的重要人物,如帝纪选人文始祖黄帝,实现一统的秦始皇,秦汉之际的项羽,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汉文景之治的文帝、景帝,西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在经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汉章帝等。世家、列传如:“一身存魏”,“若无公子是无魏也”的魏国信陵君公子无忌;“以温饱子孙之心,易其社稷之心”的西汉张禹;东汉末诛杀宦官失败,致使“汉室亦自此败乱”的何进等。其余多选篇章结构精妙,叙写文法精彩,人物性格鲜明典型者,如选录并评述《史记•项羽本纪》“神笔也”;《孟子荀卿列传》“盖宾主参互、变化出没之妙,至此篇极矣”;所录《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被推为“班史第一篇极工文字”;《后汉书•党锢传序》被认为是文风之“西汉之变魏晋六朝自此滥觞”等。注意在文章选择及文后评注时将《史记》、《汉书》、《后汉书》诸篇比对互现,如将《汉书•贾谊传》内容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比,突出选家对贾谊在当时和后世的政治、文化影响的独特看法;将光武帝时的寇恂与汉高祖时的萧何对比:“威侯之守河内,比踪酂侯之守关中。而范史笔力亦欲与龙门相上下”;评价范晔为“班、马后一人”等。纵观全书,可以见出编选者学识之丰厚、视野之通贯和见解之精辟。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徐与乔,生卒年不详,字扬贡,号退山,昆山人,是明清之际在文化史上较著名的昆山徐氏家族的成员,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十八年成进士,以奏销案诖误免官,不自辩,少从朱集璜游,肆力经史,每读一书,必参互考订,通以训诂,丝分缕析而后生,弃官后,杜门著述终其身,卒年72。
潘椿,生卒年不详,自称“古虞”,则潘氏或为晋人。
韩艳秋,女, 1973年8月22日出生,陕西西安市人。哲学博士。渭南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讲师。硕士阶段(2003.9─2006.7)在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学习,师从方光华老师,专业方向为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佛教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人之追问——论南宗禅初期思想发展的两种思路及其现代心理学意义》。博士阶段(2007.9─2010.7)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系学习,师从丁为祥老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专业方向为汉唐哲学,佛教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天台智顗思想研究》。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史汉初学辨体》原编选者为明末清初学者徐与乔。徐与乔,字扬贡,号退山,昆山人,是明清之际在文化史上较著名的昆山徐氏家族的成员,顺治十八年辛丑科进士。《史汉初学辨体》是他所编《经史辨体》中的史学部分,选录《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的部分篇章辑成,后经清人潘椿重新修订,眉批、夹批基本略去,选择和保留部分篇后总评语。从所选文章来看,其中既有传统名篇,也有选者只眼独具特别择出的篇章,篇目的选择,本身已反映出选者的观点,每一篇中又圈点精华,并在篇末杂采诸家评述,对选文的宗旨、考信、文法等给以精微阐发,徐与乔自己也多有评点,精见迭出。

丛书简介:“《史记》选本丛书”是由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主编,择取古今中外对《史记》进行注疏、解读和编选的较好底本,汇集而成。第二辑包括《史记治要•文章正宗•古文翼》、《史记综芬》、《史汉文统•史记统》、《史汉初学辨体》、《史记汇纂》、《史记别钞》、《史记今释》、《史记英选》、《读史管见》、《史记十传纂评》、《史记钞》、《史记》(胡怀琛 选评)、《史记选》(青木五郎 选评)、《史记选评》。

显示全部目 录

五帝本纪(节录)................................................................................ 3
秦始皇本纪(节录)............................................................................. 7
项羽本纪(节录).............................................................................. 19
平准书(全录).................................................................................. 27
赵世家(录程婴立赵孤一段)................................................................ 39
越世家(录末段)............................................................................... 42
萧相国世家(全录)........................................................................... 45
留侯世家(全录).............................................................................. 50
绛侯周勃世家(录亚夫一段)............................................................. 58
伯夷列传(全录).............................................................................. 61
管晏列传(全录).............................................................................. 64
仲尼弟子列传(录端木氏却齐兵存鲁一段)........................................... 67
孟子荀卿列传(全录)....................................................................... 70
信陵君列传(全录)........................................................................... 73
平原君虞卿列传(节录)................................................................... 79
苏秦列传(节录).............................................................................. 82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录)................................................................... 89
李斯列传(节录).............................................................................. 93
淮阴侯列传(节录)......................................................................... 103
张耳陈馀列传(节录)..................................................................... 113
刺客列传(节录)............................................................................ 121
汉书 汉班固撰
高帝纪(全录)................................................................................ 133
文帝纪(节录)................................................................................ 161
景帝纪(节录)................................................................................ 169
武帝纪(节录)................................................................................ 170
昭帝纪(录赞)................................................................................ 176
地理志(录诸国风俗)....................................................................... 177
贾谊传(全录)................................................................................ 190
董仲舒传(节录)............................................................................ 207
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录赞)............................................................. 223
司马迁传(节录)............................................................................ 224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录朱买臣)....................................... 232
霍光金日磾传(全录)..................................................................... 234
萧望之传(全录)............................................................................ 250
宣元六王传(录淮阳宪王钦)............................................................ 259
匡张孔马传(录张禹)..................................................................... 263
王商史丹傅喜传(录史丹).............................................................. 266
扬雄传(传节录,录《解嘲》、《解难》,《赞》全录).............................. 269
循吏传(录序全,文翁全,王成全,黄霸节略,朱邑全,龚遂全,召信臣全).................. 277
佞幸传(录董贤)............................................................................. 286
元后传(全录)................................................................................ 291
汉书叙传(节录)............................................................................ 303
后汉书
光武帝纪....................................................................................... 315
章帝纪........................................................................................... 323
刘玄刘盆子传................................................................................ 325
邓寇传(录寇恂)............................................................................. 331
耿弇传(附录耿恭).......................................................................... 335
卓鲁魏刘传(录卓茂稍节)............................................................... 344
周黄徐姜申屠传(录申屠蟠全)....................................................... 347
杨震传(略节)................................................................................ 349
张王种陈传(录张晧、张纲,稍节)................................................... 362
虞傅盖臧传(录虞诩传全)............................................................... 365
党锢传(录序)................................................................................ 370
窦何列传(全录)............................................................................ 374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项羽本纪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